深藍色的工作服總是布滿油污水漬,巡檢的身影不間斷的穿梭在風口各層平臺,工作中因“拼命三郎”的鐵人精神給班組職工樹立了榜樣的力量,他就是1#高爐看水班班長彭軍輝。
講擔當、講奉獻,工作踏實無私風
俗話說,智者多憂,能者多勞。高爐看水班組一直擔負著,高爐本體冷卻系統的穩定維護工作,對于爐殼外部冷卻壁水管日常的維護點檢,更是該班組日常工作中的重點。一大早天還沒亮,東方泛著魚肚白,彭軍輝一只腳已經踏進了爐臺,一心撲在了生產線上。冷卻水管道,手中的管子染黑了潔白的手套,厚厚的工作服更顯的體態憨厚,“千平米大的爐臺他一天能繞百道彎”這便是班組職工對他的評價。高爐工作對體力消耗是巨大的,遇到活多的時候,他也會感到吃不消,但偏偏他這個人就是倔脾氣,活干不完、干不徹底、干不標準心里就是不暢快,所以早來晚歸,也就成了他這么多年來工作最真實的寫照。
節能耗、降成本,見縫插針降本風
“這些煤槍不能使用了,但上面的閥門拆下來還有大用處,可不能讓它們也下了崗。”彭軍輝邊說邊擰著手中的扳手,看著一個個被拆下來的閥門,他像是撿了寶一樣臉上樂開了花。
在降本增效工作中彭軍輝根據工藝生產特點以及現場設備實際情況,以修舊利廢為切入點,按照例行節約、效益優先的原則,堅持能用舊,不領新,能維修,不舍棄,從小處著手,充分挖掘利用廢舊備件的價值,從點滴做起,不斷探索新路子。在班組日常備件使用管理中,煤槍不能使用了,就把上面的閥門拆下來,用在其它水、氣管道上;風口插板、鍥板出現端頭毛刺、變形等導致無法使用的,就拆下來利用班中空余時間找來角磨機一個個地將其打磨光滑;噴煤槍頭磨損后無法使用的就把長度適宜的槍頭挑選出來,經過打磨還原如初再重新上崗利用。從小事做起,小到節約一顆螺絲釘、一煤槍閥門,節約每一份資源、節約每一項成果,保證物盡其用,這便是他的降本理念。
新思維、破瓶頸,逢山開路創新風
由于風口平臺電葫蘆在起初設計行走軌道限制,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吊運軌跡短、吊運覆蓋面積小等缺陷,難免會出現歪拉斜吊等現象。如何能保障電葫蘆在使用過程中安全運行,防止掉落風險,從而保障職工在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,一直是高爐相關人員密切關注的問題。針對此項問題,彭軍輝現場查看、上網查詢、反復觀察,結合維保隊伍討論建議并聽取相關意見,將原有電葫蘆軌道行走裝置進行加裝改造,利用現場日常鋼材下角料,制作支架加裝U型掛鉤,一邊連接電葫蘆行走軌道上,一邊焊接在電葫蘆上,此方法的實施,使得電葫蘆猶如加裝了一條“安全帶”,防止了電葫蘆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掉落風險。此后在一系列的創新工作中,他用自己的智慧,既有效了保障了設備安全運行,又為職工增加了在作業時的安全保障,為高爐在安全生產與降本增效工作中增添了一份色彩。
在不知不覺中彭軍輝以個人作風影響著他的班組,逐漸形成了講奉獻、講學習、講創新的團隊氛圍,而他自己也將繼續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,在崗位上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。(煉鐵廠 章森奎 杜海)